节日长假,首届中国宠物模特赛暨蟋蟀大奖赛现场,塑料饭盒般的“决斗场”里,体重相当的蟋蟀捉对厮杀,现场直播的电视屏幕前坐满了目不转睛的“虫迷”。被誉为“蟀哥”的首日赛事负责人——上海交通大学传媒学院教授李世均告诉记者,小小蟋蟀身上有很多人们值得研究的学问,而玩蟋蟀其实完全可以成为一项高雅活动,关键就看玩家心思何在。
谁来为蟋蟀分类
“蟋蟀不仅生来勇敢,而且千姿百态。”李世均看蟋蟀的眼光也和大多数人不一样,“虽然人们斗蟋蟀的历史已经成百上千年,但是对蟋蟀的具体门类一直没有科学的标准。“科学研究上不能‘毛估估’而需要定量分析,蟋蟀是研究昆虫分类的好素材,真希望昆虫学家们能尽早为我们找到答案。”李教授如是说。
盆中故事知多少
别看装蟋蟀的盆子都是用泥土做成的,其文化价值却不输其他珍贵材质。“因为泥土不易保存,所以关于蟋蟀盆的资料非常少,很值得研究。”李世均介绍说,京津等地区出产的北盆,壁厚,制作工艺似陶,风格粗犷,但造型变化少;以苏州为代表的南盆,制作工艺似瓦片,且考究得多——直筒、高腰、竹节、双底等造型富有变化。
斗蟋蟀何时高雅
63岁的李世钧教授已有50多年“虫经”,为了推广中华虫文化,他已写成了《中华斗蟋鉴赏》《中华蟋蟀五十不选》《民间传世——上品蟋蟀108将》《南盆窥探》等多部专著,明年还计划写一本虫资源开发的书。
和李教授一起,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原社长童志强,上海交大的包辛强、施服良,上海大学的李铮、上海外国语大学成人教育学院的蔡敖英、数学高级教师李国辉等人一同成立了“上海虫友队”,并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夺金摘银,还轮流在“西宫蟋蟀草堂”(原沪西工人文化宫花鸟市场)为虫友们免费鉴定虫的优劣,前提只有一条:不赌博。他们的最大心愿便是:赏玩蟋蟀早日被大家公认为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。
[1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