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虫相遇便是一口重夹,两虫腾空而起互相换位后一路猛攻……
昨天10点,沈阳首届虫友蟋蟀(又称蛐蛐)友谊比赛上,10名参赛选手的40只蛐蛐殊死一战,百余观众现场通过电视转放器在大屏幕前观看比赛。
“这是沈阳规模最大,最正规的一次比赛。”辽宁省文联民间技艺委员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张志华说,“从清代后就没再形成规模,希望此次比赛能带动沈阳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的发展。”
比赛:两只蛐蛐嘶声拼杀
昨日,避风塘大南店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———40只蛐蛐。
“6.2厘,6.6厘……”比赛前,组委会给每只蛐蛐量了体重,检查身体,看胡须、四肢是否齐全。
第一场比赛在马世杰和宋增起的蛐蛐之间展开,62岁的马世杰的一只淡青(蛐蛐身体的颜色为它的名字)迎战红牙青。
蛐蛐一进斗圈里,两名选手就不停地用茜草(类似蛐蛐胡须的一种工具)浑身上下扫动蛐蛐,“吱、吱……”来回几下蛐蛐开始叫了起来。“这样做的目的是激发它们的斗志!”组委会成员讲解着。
刚一打开中间的闸板,两只蛐蛐嘶声就大了起来,须子左右地晃动着。两虫相遇便是一口重夹,两虫腾空相互换位后,淡青一路猛攻,红牙青连退两步,一个狮子探头,叼住淡青牙根一摔,直将淡青摔到斗圈一边,断了一根胡须。
“中间休息1分钟。”裁判长说。“这是给蛐蛐一个休息的时间,也让它考虑是否再战了。”
现场:百余观众现场叫好
比赛休息过后,淡青毫不犹豫,再次冲上前去,两虫再次碰头,直到淡青一动不动,头部流出黏液。“可惜呀……”虫友们惋惜着。
那边蛐蛐大战,这边观众叫好。原来,百余人通过电视转放器正在大屏幕前观看比赛。
“第一次看到斗蛐蛐,场面太震撼了,学问可真大呀!”观众王军说。聊起蛐蛐的可爱之处,虫友们显得很兴奋。“我们小时候没什么玩具,入秋时到草地里抓蛐蛐,然后邻居几个小朋友一起逗来逗去。”
“上海虫友爱好者是7∶1,北京和天津也数不胜数。现在每年全国都有很多比赛,但沈阳逗蛐蛐的人却少之又少。”虫友们认为沈阳作为历史名城应发扬这种民俗文化,有自己的参赛队伍。
据虫友们介绍,此次的蛐蛐来自山东省济南、泰山一带。每年立秋时,虫友们到外地捕、买蛐蛐,最长寿命也只有4个月。
专家:斗蛐蛐是传统民俗文化
辽宁省文联民间技艺委员会事业发展部部长张志华介绍,斗蛐蛐始于秦汉,兴于唐宋,盛于明清,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俗文化。人们可以在斗圈方寸之地欣赏到两雄相争,拼搏厮杀,从中领略战场上两军对垒时征战杀伐的豪壮气势,这种精神在社会民俗学和文学艺术里都造成了深刻的影响。
■相关链接 比赛规则
比赛一共10名选手,每个选手单独一组,选派4只蛐蛐代表,按6.2厘、6.6厘、7.2厘和无重量级4个等级,以积分形式决出胜负。此次比赛采用积分循环制,10月3日、6日两场比赛后分出胜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