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.7厘米,径12厘米。盖内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“古燕赵子玉造”六字,圆润工整。底外亦有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“大清康熙年制”六字。器用蓝布套盒成装,外贴有“甲字,绿泥十三罐”字样红色纸签。据专家考订,“甲字”是其等级,“十三罐”是编号,“绿泥”则为品种。另一具黄绿色。通高10.8厘米,径12厘米。盖内、底外都有双线长方框阳文楷书“古燕赵子玉造”六字。两器皆质地莹润如玉,制作工整。
据专家称,赵子玉是清康熙时制作蛐蛐罐名手。制作的蛐蛐罐名品甚多,有“绿泥”、“鳝鱼黄”、“瓜皮绿”、“藕荷色”、“倭瓜黄”等品名。赵氏所制,多题有“恭信主人”、“淡园主人”、“古燕赵子玉造”、“古燕赵子玉制”、“乐在其中”、“大清康熙年制”等款识。但流传至今的赵氏蛐蛐罐多为仿制赝品,真品甚少。陶器鉴赏家认为,赵氏真品,器表有一层浆皮亮光;仿制者则无,而地露金星。到了20世纪30年代,北京城中有一绰号“大关”的人,却极善仿制赵氏蛐蛐罐。手法之高,足以乱真。如今世面流传的赵氏赝品,多系“大关”伪作。“大关”伪作中的佳品,居然表皮也有亮光,非行家而不能辨。这是如今蛐蛐罐收藏爱好者值得认真注意的一点。
馆藏另外两件澄泥蛐蛐罐,是清嘉庆时宜兴制陶名手杨彭年之作。
一具通高15.3厘米,底径11.8厘米。圆形,上小下大。色暗黄,古朴典雅。盖有褐色漆绘海水云龙戏珠纹,罐身亦有三组同样纹饰。盖内褐漆横书“黼斋制”三篆字,底外方形戳记阳文篆书“杨彭年造”。书法古朴。另一具亦暗黄色,形制同。通高15.3厘米,径11.4厘米。盖及罐身所绘、以及盖底款识亦同。显系成对之品。
杨彭年是清代宜兴紫砂制作名手,对“捏坯车胎”之法的复兴作出过贡献。所制陶器,线条起伏自然,看似不甚工整,但却浑然有致。传世之作有“仿国山碑纹泥瓶”、“寒玉壶”、“葫芦壶”、“包锡楚方壶”等。在陶瓷史上占有一席地位。以上二具馆藏杨彭年蛐蛐罐,因出名家之手,同样具有极高收藏价值。
综上所述,可知无论是瓷器或者陶制蛐蛐罐,因其传世品种之稀而至今尚未引起收藏界的重视。有心人若能在这方面多作努力,收藏当致不菲。
上一页 [1] [2]